清明,正是亲人好友缅怀逝者的时节。寄托哀思,就会不可避免地谈论死亡,关于殡葬的话题也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和家属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资料图】
3月31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意见,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近年来选择海葬的居民越来越多了,这背后跟政府的倡导和居民观念转变有关。”辽宁省沈阳市海葬服务大厅宣传部部长纪文博已从事海葬行业五年。他告诉中新经纬,他所在的单位是沈阳市海葬服务大厅,是沈阳市民政局唯一指定承接海葬的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单位。
对于海葬活动,他表示,并不是所有单位和海面都可以进行的。骨灰倾倒海域有明确限制,个人也不具备资质,不能私自把骨灰倒向大海。
据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负责人此前介绍,一般由当地民政局或民政部门允许的殡葬服务相关单位向生态环境部申请,待审查批准签发“骨灰撒海许可证”后,才可以开展骨灰撒海活动。
就沈阳的情况而言,政府一直在鼓励海葬,沈阳市户籍的居民海葬是免费的,还可以获得一些补贴。由此,接受海葬的人也在逐年增多。“我们每年会在年初的时候计算好全年海葬日期,大概有五十多场。”纪文博说道。
据北京市殡葬管理处发布的消息,北京市区内免费海葬预约已经排到了2025年。仅限北京户籍,外地户口还要收费。
2007年,郑州组织了中原地区首次海葬活动,将2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深海。因为中原地区离海距离较远,从2008年起,郑州每年开展免费的树葬活动,郑州市殡葬事务中心副主任姚远觉得“逝者骨灰经过自然降解重回大地,通过茁壮生长的树木重获新生,既是一种回归自然,不拘于形的自由,也是家属相思缅怀的寄托”。
今年清明节前,郑州市举行公益树葬活动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4月起,郑州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机制,对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符合相关条件的,每具骨灰给予丧属1000元补助。“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节地生态安葬,但生态安葬目前仍是‘小众’。”姚远称,郑州连续16年举办公益树葬,共有1462个家庭参与。
河南福寿园工作人员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在许多陵园、公墓一墙之隔的外面,就有市民在烧纸祭祀,可见推行绿色殡葬、移风易俗“道阻且长”。
对于节地生态葬,姚远坦言,“宣传”是关键。网络上,目前也有不少网友支持生态葬。网友“Herohero108”表示,不错,比买个几十万的墓地强太多了。但也有一些网友持不同意见。网友“火人”称,好是好,若干年以后真的是什么也找不到了。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移风易俗推行绿色殡葬是符合当今文明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但也要充分考虑到老百姓,尤其是农村老百姓的个人意愿和历史传统。
你对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怎么看?
————————————————————
来源:综合自中新经纬、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逍
编辑:贾姣姣 实习生:张晶晶 审核:华丽娟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